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自动化网>资讯列表>2025年物联网:创新与应用的里程碑之年

企业推荐

更多

2025年物联网:创新与应用的里程碑之年

2025年01月21日 08:36:53 人气: 17932 来源: 千家网
  2025年有望成为各行业物联网应用和创新的里程碑之年。从边缘计算到智能建筑优化,新兴趋势有望推动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计划和全新用例。以下是对2025年物联网关键趋势的详细分析:
 
  边缘计算:物联网发展的支柱
 
  为了使物联网发挥其承诺的潜力,克服延迟、带宽限制和实时处理等挑战至关重要。
 
  物联网的前景早已被人们所期待,但网络基础设施的限制阻碍了其全面实现。边缘计算的出现将改变物联网部署的格局。通过更靠近源头处理数据而不是依赖远程云服务器,边缘计算可以减少延迟、节省带宽并确保实时决策。
 
  如今,边缘计算已经在智慧城市、制造业和电信等领域掀起波澜。从实现高效的交通管理到防止设备停机,这种近乎即时的数据处理为物联网系统带来了全新水平的精度和可靠性。尤其是在工业物联网领域,通过将边缘计算集成到其生态系统中,可以确保传感器、机械和分析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这可提高精度、实现决策自动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与边缘计算相伴而生的是人们对可持续性的日益重视。随着网络变得越来越密集,消耗的电量也越来越多,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碳足迹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到2025年,一种将得到进一步采用的方法是使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来优化能源使用。虽然智能电表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能源消耗,但人工智能可以识别能源浪费的地方,并根据需求自动调整能源使用。
 
  更智能的供应链
 
  供应链管理正在进入新功能的黄金时代,其中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处于最前沿。到2025年,这些创新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数字孪生技术的使用将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标准做法。这要归功于物联网传感器的普及和人工智能在数字孪生中的应用,这将使动态跟踪现实世界条件的模拟变化成为可能,为按需预测分析和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此外,智能标签在零售、航运和保险等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标签成本的降低,加上标签技术的改进,将推动这一趋势。
 
  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增加
 
  预计到2030年,数十亿联网设备将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超过7200亿美元的支出,物联网设备对网络犯罪分子来说是一个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目标。许多边缘设备都很容易受到攻击,无论是制造设备、服务器还是过程控制箱,因为我们无法在它们上设置NDR或EDR等常规防御机制。
 
  但最令人担忧的是,物联网安全仍然是企业最不重视的事情之一,只有36%的人将其列为三大关注问题之一。随着监管机构出台更严格的物联网网络安全标准,企业将需要重新考虑其在庞大的设备网络中实现可见性和缓解威胁的方法。
 
  连接远程传感器的网状网络
 
  到2025年,网状网络将在将最远程的传感器连接到物联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变革性作用。随着5G和LTE边缘设备的普及,预计能够通过低功耗网状网络传递AI处理见解的远程传感器数量将会增加。这些系统将使高带宽传感器数据(如视频)能够在本地进行汇总,甚至允许孤立的传感器扩大其范围并通过连接节点网络发送关键见解。
 
  网络方面的进步对于环境监测、灾害管理和野生动物追踪等应用至关重要。
 
  AR、VR和人类增强
 
  AR和VR将在游戏、教育和远程工作等行业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游戏领域,AR和VR将突破沉浸式游戏的界限,创造出玩家可以与数字世界进行物理互动的环境,从而大大增强临场感和参与度。在教育领域,学生能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想象一下历史课上学生可以虚拟参观古代文明,或者科学课上可以从内部探索复杂的生物过程。在工作环境中,AR和VR将打破地理障碍,使团队能够像在同一个房间一样进行虚拟协作。
 
  除了AR和VR,生成式AI、自主系统和脑机接口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也带来了机遇。这些进步将重新定义运营能力、用户交互和整体业务格局。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自主服务和先进人机界面的企业可以创造独特的价值主张,使自己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2025年物联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尽管网络安全漏洞和监管障碍等挑战仍然存在,但物联网仍将是2025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随着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数字孪生、AR/VR和网状网络等领域的创新,组织从未如此充分地准备好应对新兴挑战和寻求新机遇。随着该行业的发展,利益相关者需要有远见地增加采用,将可持续性融入运营战略并投资人才以利用物联网的变革潜力。
关键词: 物联网,网络安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