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AI成为高频词。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AI凭借极高的图文生成效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当前,人工智能(AI)飞速发展,为应急管理事业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数据安全、算法伦理、技术壁垒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如何构建安全、可靠、透明的AI应用体系,是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积极拥抱AI,这是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有益探索。”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张兴凯表示,AI可以助力规范执法,“如果执法文书与法律法规存在偏差,我们可以借助AI及时发现”。
AI在风险隐患分析、管道巡查、复杂区域救援等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张兴凯表示,未来,可以由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提出集“宜人、安全、功能”为一体的需求,由相关企业研发AI产品。
AI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1. 灾害预测与预警
AI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例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帮助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
2. 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AI可以通过物联网(IoT)设备、卫星图像、社交媒体等渠道,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帮助应急管理部门快速掌握灾情。
3. 资源调度与优化
AI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帮助应急管理部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资源能够迅速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4. 决策支持系统
AI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为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例如,AI可以模拟不同应急方案的效果,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
5. 灾后恢复与评估
AI可以通过分析灾后数据,评估灾害损失,并为灾后恢复提供建议。例如,AI可以通过分析卫星图像,评估建筑物的损毁情况,帮助制定灾后重建计划。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未来,AI不仅可以在灾害预测、资源调度、决策支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新兴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