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自动化网>资讯列表>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出超低迟滞效应的传感器材料

企业推荐

更多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出超低迟滞效应的传感器材料

2020年11月23日 13:57:55 人气: 82 来源: MEMS
  机器人的实时健康监测和传感能力需要柔性电子器件的支持,但是使用此类材料的挑战在于其可靠性。但与刚性器件不同的是,弹性和柔性往往会使其性能的可重复性较差。这种可靠性的变化被称为迟滞现象。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在接触力学理论的指导下,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材料,其迟滞效应明显减小。该功能可实现更精确的可穿戴健康技术和机器人感应。
 
  当柔性材料被用作压缩传感器时,它们通常会面临严重的迟滞问题。柔性传感器的材料特性会在反复触摸之间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数据的可靠性。这使得每次获取准确的读数都具有挑战性,限制了传感器的可能应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团队的突破是发明了一种具有高灵敏度且几乎没有迟滞效应的材料。他们开发了一种工艺,在一种称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柔性材料上将金属薄膜裂解成理想的环形图案。
 
  该团队将这种金属/PDMS薄膜与电极和衬底集成在一起,制成了压阻传感器,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他们进行了多次机械测试,证实其设计创新可改善传感器性能。他们的发明被称为电阻式触觉环状裂纹电子皮肤(Tactile Resistive Annularly Cracked E-Skin, TRACE),比传统柔性材料的性能好五倍。
 
  新加坡国立大学团队的下一步是进一步提高材料在不同可穿戴应用上的适应性,并开发出基于传感器的人工智能(AI)应用。
 
  原标题:新加坡国立大学研发出超低迟滞效应的传感器材料
关键词: 传感器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